虚拟货币搬砖反被割? 3个对冲技巧让你稳赚不赔
虚拟货币市场的“搬砖”(Arbitrage),也就是利用不同交易所的价差进行低买高卖,理论上是一种相对低风险的套利方式。然而,实际操作中,由于市场波动、交易延迟、资金划转速度等因素,不少尝试搬砖的用户反而遭遇亏损,也就是俗称的“反被割”。本文将深入探讨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介绍三种在多个交易所进行对冲的技巧,帮助用户更稳健地捕捉价差,降低风险,力求实现稳定收益。
2025主流加密货币交易所官网注册地址推荐:
欧易OKX:
Binance币安:
Gateio芝麻开门:
火币htx:[
为何搬砖会“反被割”?
传统的搬砖操作往往依赖于价差出现后,先在一个交易所买入,再将币提到另一个交易所卖出。这个过程中存在几个核心风险:
1、市场波动:在提币和充值的等待期间,币种价格可能剧烈波动,导致价差消失甚至反转,高价买入低价卖出。
2、提币充值速度:不同币种和不同交易所的提币充值速度差异很大,遇到拥堵时,等待时间过长会放大市场波动风险。
3、交易深度和滑点:在价差较大的交易所进行大额交易时,可能会遭遇交易深度不足,导致实际成交价格与预期有较大偏差,产生滑点损失。
三个交易所对冲技巧助你稳赚不赔
对冲的核心在于同时在不同交易所建立相反的头寸,从而锁定价差,规避市场方向性波动的风险。以下是三种基于多个交易所的对冲技巧:
一、跨交易所现货对冲(同时买卖)
这是最直接的对冲方式。它不再是先买再提币卖出,而是在发现价差时,同时在价格较低的交易所买入,并在价格较高的交易所卖出等量的同一币种。
操作过程:
1、在至少两个交易所有足够的资金(或需要对冲的币种和稳定币)。
2、监控不同交易所的同一交易对(如 BTC/USDT)的价格。
3、当发现显著价差(扣除手续费后仍有利可图)时。
4、几乎同时在价格低的交易所下买单。
5、几乎同时在价格高的交易所下卖单。
例如:交易所A BTC价格为 40000 USDT,交易所B BTC价格为 40050 USDT。同时在A买入1 BTC,在B卖出1 BTC,锁定 50 USDT 的利润(减去手续费)。
这种方法规避了提币风险,但需要在两个交易所都有资产,且执行速度是关键,通常需要借助量化工具或API来实现高频操作。
二、跨交易所现货与合约对冲
利用现货市场和合约市场的价差(称为“基差”)进行套利对冲。这通常涉及一个交易所的现货价格与另一个交易所的永续合约或期货价格之间的差异。
操作过程:
1、在提供现货交易的交易所A和提供合约交易的交易所B(或同一交易所的不同市场)有资金。
2、监控交易所A的现货价格与交易所B的合约价格。
3、当发现合约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正基差)时。
4、在交易所A买入现货。
5、在交易所B卖出等量的合约(做空)。
这种策略对冲了币价下跌的风险:如果币价下跌,现货亏损,但合约做空盈利,两者对冲。如果币价上涨,现货盈利,合约做空亏损,两者也对冲。套利利润主要来源于合约到期时的基差收敛或永续合约的资金费率(合约价格高于现货时,做空方可以收到资金费用)。反之,如果合约价格低于现货(负基差),则可以在交易所A卖出现货(如果可以做空或借币),并在交易所B买入等量合约(做多)。
三、多角套利对冲(利用三个或更多交易对)
这种技巧利用三个或更多币种在不同交易所形成的闭环交易机会。例如,在交易所A,监测 BTC/USDT、ETH/USDT、BTC/ETH 这三个交易对的价格,看是否存在“通过 USDT 买入 ETH,再用 ETH 买入 BTC,最后用 BTC 换回 USDT”这一系列操作后,资金量增加的情况。对冲体现在同时执行这三笔交易,形成一个瞬间完成的循环,规避单边币价波动风险。
操作过程:
1、在同一个交易所(或多个交易所之间)监测三个或更多相关联的交易对。
2、计算通过这几个交易对进行连环交易后的理论收益率(例如:USDT -> ETH -> BTC -> USDT)。
3、当发现收益率覆盖手续费且有利可图时。
4、同时执行这三笔(或更多笔)交易。
例如:用 USDT 买 ETH,再用 ETH 买 BTC,再用 BTC 卖回 USDT。如果最终得到的 USDT 多于初始投入,则有利可图。这种策略需要极高的执行速度和低廉的手续费,通常也需要自动化程序。
对冲套利的重要考量
无论采用哪种对冲技巧,以下因素都至关重要:
—交易手续费:频繁交易产生的手续费是套利的主要成本。
—资金利用率和风险管理:需要在不同交易所分配资金,并管理潜在的交易所风险。
—技术和工具:高效率的对冲套利往往需要借助API接口和自动化交易程序来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并快速执行。
通过采用这些对冲策略,可以将搬砖从简单的价差捕捉升级为风险可控的套利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稳健收益。
以上就是虚拟货币搬砖反被割? 3个对冲技巧让你稳赚不赔的详细内容